欢迎来到自学吧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中小学教师职称如何改革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4-12-20 09:51:43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和中小学教师职称如何改革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教师职称如何改革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小学教师职称如何改革

2011年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按照国家规定,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影响了很多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这次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以前职称设置中学系列主要分为:中学高级、中学中级(一级)、中学初级(二级、三级)与中专系列对应的:高级讲师、讲师、助教(中学高级教师、中专高级讲师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级;助教,相当于中学的二级教师。)小学系列主要分为:小学特级教师(小高高)、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

按照国家现行的事业单位管理办法,应该是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制,也就是你在什么岗位拿什么钱。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三类。管理类岗位就是干部类岗位,国家分为10个级别,你毕业工作一年后应该是9级,同样问一下单位级别,科级事业单位最高是7级,处级是5级,厅局级是3级,国家级事业单位是1级。

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网状态栏,是什么

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网状态栏,不一定所有的都会显示终审通过。

一、详情说明:

教师职称网报终审通过是代表评审通过。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初审通过仅代表本级申报成功,终审通过代表评审通过,最终以公示人员名单和下发文件为准。

二、旧有的职称设置:

中学系列主要分为:中学高级、中学中级(一级)、中学初级(二级、三级)。

与中专系列对应的:高级讲师、讲师、助教(中学高级教师、中专高级讲师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级;助教,相当于中学的二级教师。)

小学系列主要分为:小学特级教师(小高高)、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

三、新规定下的职称设置如下:

这次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高教标准:

1、知识水平标准

系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准确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任教学科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2、专业能力标准

具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创新性的改革;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能力,在本学科领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很强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拓展能力和育人能力。

3、业绩成果标准

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胜任中学各年级循环教学,教学业绩显著,教育艺术精湛,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积极发挥推动本地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作用,在本地区教师队伍中有很高的威信;主持并承担完成本专业高层次的科研项目。

2024年取消教师职称吗

1. 2024年并未取消教师职称评定,但评定方式有所调整。

2.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法修订草案》及相关政策文件,教师职称制度并未被取消,而是进行了优化和改革。

3.教师初级职务和中级职务的评定不再受岗位比例限制,而是根据教师履行职务的年限和要求进行晋升。

4.改革意味着,符合条件的教师无需再为名额限制而困扰,只要达到规定的年限和要求,即可顺利晋升职称。

5.地方政策也有所调整,如海南省教育厅规定,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前必须先满足1至2年的基层交流帮扶年限要求。

6.这一规定旨在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基层交流帮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7.评定方式的优化旨在减轻教师负担,提高评定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8.例如,一些地区取消了论文数量的硬性要求,优化评价办法,实行分类评价,更加注重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实际考察。

9.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10.综上所述,2024年并未取消教师职称评定,而是在评定方式和条悔培祥件上进行了调整中春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历程与回顾

导语:教师职务制度是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教师的聘用、职责、待遇、考核等多方面。1994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职务制度。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国现行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建立于1986年,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改革发展阶段。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历程与回顾

(一)职称制度开始建立阶段

1986年3月,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签发《中学教师职务条例》和《小学教师职务条例》,对教师职务制度进行明确规定,实行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分中学和小学两个独立职称序列。2000年,山东潍坊市等地区首次在小学教师中增设了“中学高级教师”,相当于副高级。2006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这样,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将教师职务制度确立下来,有助于维护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

(二)职称制度改革试点阶段

从2009年起,我国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0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3个地级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旨在建立起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匹配的教师职称评聘体系,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三)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阶段

2011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了人社部发[2011]98号、人社厅发[2011]96号两份文件,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各省市选取2-3个地级市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开展扩大试点工作。这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广东省选取了深圳、广州、佛山三个城市作为试点,广州市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在进行,目前正在制定全面推开的具体方案。

2012年8月31日,国务院******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指导意见》,会议决定,在总结近两年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陕西省宝鸡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国部分地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

根据国家《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2012年10月,唐山市和邢台市作为河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试点市,改变了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中级”的规定,将中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统一设置为“正高级”,拓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凸显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决心,体现了培养和造就教育家的政策导向,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大跨越。

(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阶段

2013年12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表示,2014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新设置并提升职称等级,中小学教师也能评上正高级职称,即对应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别。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试点城市,已开展试点,首批评出的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已上报省教育厅审批。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人指出,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文章分享结束,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和中小学教师职称如何改革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同栏目文章
热门TAGS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